企業級SSD市場上,Google的收入份額(自產自銷,用這詞略怪)已超過Intel的一半

排在前面的三星,也只用短短幾年間,就從較單純的NAND閃存芯片巨頭,躍升為產品線齊全、涵蓋消費類與企業級市場的主流SSD廠牌,直逼英特爾(Intel)。

從產業鏈上游的NAND閃存芯片供應商,到最終用戶如Google、百度,都想做而且能做SSD了,夾在中間的“純”SSD供應商(沒有NAND閃存業務,至多有閃存控制器),日子顯然越來越難過。雖然OCZ因破產而被東芝(Toshiba)收購可算個案,但近年來被NAND閃存芯片供應商們收購的閃存控制器或SSD廠商,兩只手都數不過來,行業整合早已開始,仍未停止。

英特爾這樣有NAND閃存業務的SSD廠商,不大可能成為整合的對象。但是,NAND閃存業的同行們紛紛染指SSD業務,英特爾面臨的競爭壓力有增大的趨勢。既然組裝SSD沒難度,原材料成本就占了大頭。SSD的主要成分是閃存,保守估計,NAND閃存芯片占SSD總成本的比例在70%以上。

這樣看來,豈不是NAND閃存芯片的生產規模越大、市場占有率越高,SSD業務就越有優勢?當然沒那么簡單。有業內人士表示,三星雖然是最大的NAND閃存芯片供應商,但是其產能要優先照顧手機等業務的需求,分到SSD業務上的量,并沒有絕對優勢。

英特爾公司非易失性存儲器(NVM)解決方案事業部市場總監Peter K. Hazen表達了類似的觀點。英特爾關注從芯片到系統、到平臺的SSD解決方案,包括與服務器、存儲的整合,也包含其中的芯片技術,但是不是很普遍的所有芯片的技術,而是和SSD相關的技術,可能是基于閃存,也可能是下一代(如ReRAM)。不管什么樣的技術,最后都會變成一個系統,變成固態盤,從這個方向來提供解決方案,改善產品的性能。而三星可能有各種各樣的閃存,可以用到SSD里面,也可以用到智能手機里面,有各種各樣的閃存,規模很大,種類很多,但那就不是英特爾的方向了。英特爾就是關注SSD相關的技術,從芯片到系統。

更進一步,英特爾公司NVM解決方案事業部技術市場總工程師James E. Myers表示,NAND芯片、控制器、固件、驗證(Validation),是Intel認為的SSD四要素。前兩種硬件都可以買到,組裝也不是問題。固件的本質是對閃存的了解和軟件,而驗證于企業級客戶是最難的。譬如有很多公司發布產品要滯后九個月,因為條件認證的工作量非常大,要與很多不同的硬件和軟件在不同的環境里保證SSD能夠工作。甚至有的已經發布了很久,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在大量運行、大規模運算中上線運行發現了很多問題。所以不只是閃存和控制器影響整體性能,固件和驗證也有非常大的區別,對企業級應用尤為明顯。

英特爾的產品線,從最初的一個適配所有應用(One size fit all),到現在有三個系列的產品線,數據中心級、專業級、消費級的固態盤,用的就是四個關鍵要素的不同組合。英特爾最核心的就是固件,還有驗證等部分,但是企業級數據中心產品,控制器是英特爾自己的,更進一步控制性能;專業級產品有的控制器是自己的,有的會和第三方合作;消費產品那邊可能更多和第三方合作,所以根據不同的應用更多的產品線,根據不同產品線用戶的需求,來選擇到底用哪種組合來提供這個產品。因為英特爾產品線多,所以肯定還是要和第三方合作伙伴合作。

不過,在英特爾非??粗氐尿炞C環節,Google似乎不存在這個問題,反而最有優勢——誰能比Google這樣的客戶更接近并了解自己的應用呢?無意否定閃存控制器及固件的技術含量,但人才和知識積累可以通過雇傭或收購的手段得到,足夠的規模和雄厚的財力決定了Google可以自給自足。

互聯網行業占服務器市場31%份額,卻消耗了85%的固態盤

Peter K. Hazen認為,很多互聯網提供商和服務商確實了解自己的需求,也知道哪個需求沒有被滿足,所以當發現市場上這些標準的產品不能滿足互聯網需求的時候,傾向于自己開發產品滿足自身需求。但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沒有一個標準的產品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而不是說他們能夠開發出更低成本的固態盤去降低成本,很少是這樣考量的。想象一下,固態盤剛開始用到互聯網的一部分應用,當擴展到更多應用的時候,其實需要固態盤做很多調整,但并不是所有的廠商馬上提供標準的固態盤去滿足互聯網服務商獨特的需求。既然沒有,如Google就會自己來做這部分,結果使其性能提高很多,但不是拿出來賣給別人,也不是通過這個方法來降低成本——這不是主要目的,是因為沒有人滿足他們的要求,把固態盤用到新的領域、新的應用上??傊?,現成的產品不能滿足需求,是Google等必須自己開發SSD的主因。

英特爾自覺了解互聯網提供商在固態盤方面的需求,也會盡力去滿足。英特爾是谷歌固態盤部件的主要供貨商(之一),會支持他們,逐漸提供更多能夠滿足他們需求的新一代固態盤。另外,以后的工作環境是既有外部的公有云也有企業內部的私有云,是一個復合的工作環境,專業固態盤的提供商能夠在各種各樣的環境下做測試,能夠滿足各種需求,這個市場的需求是存在的。

隨著NAND閃存工藝邁入1X nm(19nm 及以下),糾錯等方面對閃存控制器的挑戰越來越大,LDPC(Low-density Parity-check,低密度奇偶校驗)碼、ASIC乃至DSP紛紛上陣,缺乏與閃存芯片供應商密切合作、掌握不了更深入芯片特性的小眾SSD廠商,基于FPGA開發控制器的難度太高,ASIC又需要足夠的產量且難于差異化。

所以,目前看來,已經開始一段時間的SSD產業整合,走勢將愈發不利于獨立廠牌。而互聯網企業定制SSD的需求不會消失,應該會更依賴與廠商的合作。不過,既有規模又有需求的Google,會不會放棄自主設計SSD,還得走著瞧。

NAND閃存芯片供應與互聯網用戶需求的規模效應,仍然處于博弈狀態中…?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存儲在線-存儲專業媒體 » 閑話SSD供求的規模效應
分享到

renxinbo

相關推薦

精品国产午夜肉伦伦影院,双性老师灌满浓jing上课h,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攵女乱h边做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