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存儲產業服務平臺

盤點:寡頭時代來臨?誰是下一個被收購者

DOSTOR存儲在線9月2日原創報道:北京時間9月2日午夜,3PAR競購案也許就將最終揭開分曉。在這場競購大戰中,目前的收購價是惠普所提的每股30美元。3PAR尚未接受惠普的出價,戴爾還有權提出新的出價,截止日期就是2日的24點。

從這場收購案回溯近段時間的IT業界,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分分合合。有多少公司創出了自己的天下,又有多少公司最后出售給了更大的公司,我們無從統計,不過我們能夠確定的是,寡頭時代也許真的來了。

這種形勢預測并非空穴來風。在整合的浪潮之下,單一的IT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不再是業界的業績增長點,取而代之的則是整體化的產品、應用與服務。云計算就是這種風潮下典型的一個例子。當然,如果將眼光放得更長遠一些,那么現在廠商所宣揚的智能生活、智慧地球依然還是在遵循著這種步調。思科曾經描述過自己的愿景,那就是全球的IT資源只積存在幾個大的數據中心內,所有的IT服務全都依靠這些數據中心來提供。對于懷揣著這種夢想的廠商來說,不斷擴大自己所能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正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收購無疑就是一個擴張的有力渠道。

從去年的Data Domain、3Com、Sun再到今年的3PAR,這些名字都將會逐漸在我們的視線中消失,他們所作的就是為某一家廠商的統一愿景做出貢獻。

那么,在存儲業內,還會有哪家廠商會有潛力"為他人做嫁衣"呢?

被收購也是一種實力

首先,我們需要承認的是,"為他人做嫁衣"是一種斂財的好途徑。動輒數倍于投資額的收購價,足以讓投資人們笑逐顏開。這也是為什么在金融風暴的席卷之下,風險投資依然活躍的一個重要原因。不過,也正是由于這種投資所帶有的高回報特性,使得投資人們更加謹慎。要知道,高回報總是被高風險所承托,一旦失誤就會滿盤皆輸。這樣一來,對于需要獲得投資的公司來說,就需要一定的條件來向投資人表明自己的確有實力有前景。如果我們統觀近來存儲行業內的收購案,會發現被收購公司都有一些共通的屬性:

擁有自己的技術。哪怕這項技術不是業界唯一,但是至少需要在業內具有領先性。

盈利模式。背負著大量債務的公司恐怕很難得到收購者的垂青,即使目前難以盈利,你也需要有清晰的盈利模式,而且還需要擁有一定的客戶群體。

方向符合發展趨勢。技術的發展總是多元化的。但是,只有切合了業界的實際需要,才可能真正收獲認可。

其實,在近些年存儲行業的收購案中,有一些案例并非完全符合上述的要求。不過這樣的收購卻并沒有給原公司的股東帶來任何實際效益。比如說今年2月 SGI以200萬美元收購了Copan的資產,而Copan在此之前獲得的投資為1.1億美元。這種案例與其說是收購,更不如說是一個接受清算資產的過 程。

在本文中,類似于思科收購EMC、IBM收購NetApp這類大鯨魚吞小鯨魚的話題暫時不在我們的討論范圍內。這類收購究竟現實的操作 意義有多大,我們很難估量,至少從目前來看,這種規模相差不大的合并還只是停留在傳言階段。此外,我們的重點還是在于提出收購者所關注的市場。

下面,我們不妨在看看未來有潛力爆出收購案的領域以及廠商。

網絡市場–博科、QLogic或者Emulex

網絡在IT行業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位置,在存儲行業同樣如此。這也是為什么去年10 月份業界會傳出惠普或者甲骨文有意收購博科的原因之一,而且據說當時博科也有出售的意向。博科擁有著業界領先的光纖通道技術,而且在近期的財報中,其以太 網業務也有了很大的起色。近期,博科還推出了基于以太網的BrocadeOne架構以及統一計算產品”虛擬計算塊(VCB)”,將業務逐漸開始向云計算 轉移。

如果博科獲得青睞,那么QLogic和Emulex無疑將會成為收購列表上最靠前的廠商之一。在融合網絡的背景下,這三家公司都掌握 著端到端統一網絡技術和專利,而這樣的廠商在業內并不多。目前,這三家公司都在同陣列廠商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整個市場處于良性的循環之中。不過,隨著 統一架構一類概念的逐漸發展,網絡所扮演的角色將會越來越重要,這些廠商將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主存儲優化–Permabit、Exar、greenBytes等

8月31日,IBM正式完成收購Storwize,此前戴爾也宣布收購Ocarina。突然之間,主存儲優化市場得到了人們更多的關注和期待。那么,誰會是下一個?

固態存儲–Fusion-io、STEC或者SandForce

今 年年初,業界曾經傳出過一個重量級新聞:IBM有意收購STEC。在當時的背景下,STEC正在逐漸褪去頭頂上那層耀眼的光環,面臨著越來越多的競爭壓 力。同時,在收購傳聞爆出前,EMC曾表示說其手中積壓了一定的SSD庫存。這些因素導致STEC的股票曾經一路下跌。不過,在固態存儲技術的魅力感召 下,STEC依然為很多人所追捧。

隨著NAND閃存技術的不斷發展,價格持續下滑,越來越多的人已經堅定不移地相信:固態存儲必將最終替代 磁盤驅動器。在這種趨勢背景下,固態硬盤廠商也在吸引著人們的目光。技術的更迭往往意味著一個新的局勢,驅動器市場也是如此。如果說機械硬盤的技術封閉和 高投資限制了業界參與者進入的話,那么要求相比低太多的閃存技術催生了一大批固態存儲廠商。

實際上,如果單從驅動器應用角度考慮,陣列廠商 是不太可能收購一家固態存儲公司的。然而,在虛擬化技術的魅力下,統一存儲的概念使得固態存儲技術得到了用武之地。在這一領域,固態存儲更多地被用于網絡 交換和陣列內部的加速。因此從這個角度考慮,固態存儲市場同樣會有收購案發生。

在這一前提下,一直”劍走偏鋒”的Fusion-io明顯要比STEC擁有更多資本。Fusion-io實際上更應該說是一家固態存儲廠商而不是固態硬盤廠商。它的發展重心不是驅動器,而恰恰就是閃存加速,這也是其和STEC的最大不同。

另外提到的SandForce在固態硬盤控制器上擁有著自己的解決方案和技術,目前包括OCZ、希捷等廠商都在同其進行合作。SandForce可能不會受到陣列廠商的青睞,反而是有可能被固態硬盤大廠所眷顧。

去年,存儲在線曾經對2009年的收購局勢做出了盤點。這種廠商之間的并購趨勢在今年也得到了驗證。未來,也許我們還會見到更多的收購案、競購案,這種市場行為正在暗示著行業的變化。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存儲在線-存儲專業媒體 » 盤點:寡頭時代來臨?誰是下一個被收購者
精品国产午夜肉伦伦影院,双性老师灌满浓jing上课h,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攵女乱h边做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