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良介紹,由于可能省去Ⅰ期臨床試驗,“老藥新用”能夠大大節省新藥研發的成本,因此一直是新藥研發的熱門話題。作為美國FDA目前唯一批準的晚期肝細胞癌(HCC)一線治療藥物,索拉非尼(Sorafenib)的治療效果并不是十分令人滿意,每次兩次、每次400毫克的口服,只能延長患者總體生存2.8個月(中值)。而與此同步的是,如果使用這個劑量,還可能出現疲勞、厭食、腹瀉、皮疹和脫屑、手足皮膚反應和高血壓等嚴重和廣泛的不良反應,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

2020年李紅良團隊發表的第三篇Cell Metabolism中指出,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是肝硬化、HCC和肝衰竭等終末期肝病的主要病因,在小鼠和猴子NASH模型中,使用不到臨床推薦的10%的劑量的索拉非尼,可以有效緩解包括肝脂肪變性、炎癥和纖維化在內的NASH的主要特征,并且沒有明顯毒性。研究數據表明,與目前觀察到的用于HCC的索拉非尼相比,低劑量索拉非尼作為NASH治療的潛在臨床風險顯然更低。

為了論證這一結論,李紅良團隊通過表型研究1:低劑量索拉非尼治療NASH-HCC的療效和安全性評價、表型研究2:索拉非尼可預防HFHC飲食誘導的小鼠肝脂肪變性、炎癥和纖維化、機制探究1:索拉非尼對脂質積聚和炎癥的影響并不依賴于B-Raf或C-Raf、機制探究2:索拉非尼通過激活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通路影響脂質積累和炎癥、機制探究3:索拉非尼通過誘導線粒體解耦激活AMPK進行了分析。

同時,李紅良團隊充分利用了武漢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強大的平臺優勢,利用猴子實驗對前面的結論進行了驗證。最終結果表明,低劑量索拉非尼對患有NASH的猴子有效且安全。

李紅良團隊的這一研究成果,思路清晰、工作細致,嚴密地論證了低劑量索拉非尼可通過誘導線粒體解耦激活AMPK通路,進而起到緩解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的作用,對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的臨床治療,提供了重要參考價值。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存儲在線-存儲專業媒體 » 專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臨床研究 李紅良團隊連發3篇重要成果
分享到

zhangnn

相關推薦

精品国产午夜肉伦伦影院,双性老师灌满浓jing上课h,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攵女乱h边做边走